載入程式圖片

💡 前言:為什麼電商賣家必須懂會計與稅務?

隨著網路購物普及,電商(包含網拍、直播主、自架站)已成為主流商業模式。然而,許多電商賣家常誤以為「沒有實體店面」就不需要像傳統企業一樣處理複雜的會計與稅務問題。

⚠️ 事實是: 無論您是個人經營的網拍小賣家,還是規模化的跨境電商企業,您的每一筆交易都受到稅法規範。

特別是自 2025 年(民國 114 年)起,財政部調整了營業稅起徵點,這項變動直接影響了數十萬的小規模電商業者。本篇懶人包將以最精簡、專業的方式,帶您一次搞懂 2025 年最新的電商稅務規定、帳務處理流程,以及跨境電商的特殊稅務挑戰。


✅ 一、2025 最新!電商營業人稅務三階段門檻解析

電商賣家在台灣的稅務義務主要取決於每月平均銷售額。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,營業稅的起徵點正式調高。

📌 關鍵門檻一:稅籍登記起徵點(決定是否需辦理登記)

銷售類別2024 年(舊制)每月起徵點2025 年(新制)每月起徵點稅務義務
銷售貨物 (網拍商品)NT$ 80,000NT$ 100,000超過門檻者,應向國稅局辦理「稅籍登記」。
銷售勞務 (課程、服務、直播打賞)NT$ 40,000NT$ 50,000超過門檻者,應向國稅局辦理「稅籍登記」。

⚠️ 重要提醒: 國稅局會透過金流、物流資料(如蝦皮、PChome、超商代收等)來掌握您的銷售總額。即使您使用多個平台或人頭帳號,所有銷售額仍會被合併計算,不可拆帳規避。

📌 關鍵門檻二:免用統一發票 vs. 使用統一發票

當您的銷售額超過起徵點後,將面臨選擇成為「小規模營業人」或「使用統一發票營業人」。

項目小規模營業人(NT$ 10萬~20萬)使用統一發票營業人(超過 NT$ 20萬)
營業稅率1% (由國稅局核定)5% (自行申報)
發票開立免用統一發票,使用收據必須開立統一發票
進項抵扣不可扣抵進項稅額(進貨、費用發票)扣抵進項稅額,達到合法節稅效果
帳務複雜度低,僅需簡單記帳高,需完整會計帳務
優點稅率低,帳務簡單可扣抵進項稅額,有利於擴大營業
缺點無法開立發票給客戶(B2B),無法抵稅稅率高(5%),帳務複雜

📌 關鍵門檻三:營利事業登記與營所稅(決定公司型態)

當您的事業穩定發展,建議設立公司(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),以適用更明確的稅制。

稅務類別說明稅率
營業稅每雙月申報一次。可扣抵進項稅額(進貨、費用發票)。5%
營利事業所得稅每年申報一次。課稅所得額 NT$ 12 萬以下免稅,超過 NT$ 12 萬採分級課稅。20% (最高)

📋 二、電商賣家必備的帳務處理流程(記帳與憑證)

電商的交易頻繁且金流複雜,正確的帳務處理是合法節稅的基礎。

1. 憑證的收集與保存:會計的基石

會計帳務的基礎是「憑證」。電商賣家應妥善保存以下三類憑證:

憑證類別範例與說明💡 保存重點
銷貨憑證電子發票、收據、平台對帳單、金流服務商(如綠界、藍新)的收款證明。證明您的收入來源與金額。
進貨憑證國內進貨:統一發票。國外進貨:報關單、商業發票(Invoice)、匯款單。證明您的成本,是計算稅額的關鍵。
費用憑證運費單據、平台手續費(如蝦皮、Momo 抽成)、廣告費發票、辦公用品發票。證明您的營運費用,用於扣抵所得稅。

2. 複雜金流的會計處理:金流調節表

電商金流通常涉及多方(買家→平台→金流商→銀行),必須進行「金流調節表」以確保帳務正確。

金流環節💰 會計處理重點
平台收款應以「買家實際支付金額」作為銷貨收入,而非平台撥款金額。
平台手續費平台收取的服務費、運費補貼等,應以平台開立的發票或收據作為「費用」入帳。
虛擬帳戶應定期將虛擬帳戶的交易明細與銀行實收金額進行核對,確保收入不漏計
運費處理若運費由買家支付,應計入銷貨收入;若由賣家吸收,則計入銷貨費用。

3. 電商常見費用的合法認列

電商營運的費用項目繁多,合法認列這些費用是降低營所稅的關鍵。

費用項目憑證類型認列重點與注意事項
平台手續費/抽成平台開立的發票或收據務必保留平台提供的扣款明細發票,這是最主要的費用來源。
廣告行銷費Google/Facebook/Line 廣告發票境外廣告費需注意扣繳義務,若由境外公司開立,需依規定辦理扣繳。
物流倉儲費物流公司/超商開立的發票包含運費、包材費、倉儲租金等,需有發票證明。
租金/水電費租賃合約、水電單據若為住家兼辦公,需與房東簽訂租賃合約,並按比例分攤費用。
薪資/勞務費薪資清冊、扣繳憑單包含員工薪資、外包設計/工程師的勞務報酬,需依法辦理扣繳申報。

配圖建議: 建議在此處插入 v5 (稅務與合規) 圖片,強調帳務處理的精準與合規性。


🌍 三、跨境電商的特殊稅務與帳務挑戰

對於從事跨境電商(如 Amazon、eBay、Shopee 國際站)的賣家,除了國內稅務,還需面對國際金流與進出口報關的挑戰。

1. 營業稅:零稅率與免稅

交易類型稅務處理說明
出口貨物適用 零稅率 (0%)貨物從台灣出口至境外買家,可申請退還進項營業稅。需備妥報關單與外匯收入證明。
進口貨物需繳納 進口關稅 與 營業稅貨物進口時,海關會代徵關稅與 5% 營業稅。這筆營業稅(進項稅額)可供公司申報扣抵。
境外服務適用 免稅台灣公司向境外公司購買服務(如 Facebook 廣告、Google 雲端),若該服務完全在境外使用,則免徵營業稅

2. 跨境金流的實務處理

跨境電商的金流通常透過 PayPal、Payoneer、Stripe 或平台自有系統(如 Amazon Payments)進行。

  • 入帳時點: 應以資金實際匯入台灣銀行帳戶的日期作為收入認列時點。
  • 匯率處理: 應以收款日發票開立日的匯率,將外幣收入折算為新台幣入帳。務必保留銀行提供的結匯水單作為憑證。
  • 匯兌損益: 從平台收款到實際結匯之間,若產生匯率變動,應在年度結算時認列為匯兌損益(收入或損失)。

3. 進出口報關與帳務憑證

在進出口貿易中,「報關單」是極為重要的會計憑證。

  • 進口報單(進項憑證): 證明貨物成本、已繳納的關稅與營業稅。
  • 出口報單(銷項憑證): 證明貨物已出口,是申請零稅率的必要文件。

配圖建議: 建議在此處插入 v4 (跨境與全球化) 圖片,強調全球化營運與國際金流。


📈 四、電商所得稅規劃的核心:成本與費用控制

對於已設立公司並使用統一發票的電商賣家而言,營利事業所得稅 (營所稅) 的規劃是節稅的重中之重。營所稅的計算基礎是「淨利」(收入 – 成本 – 費用)。

配圖建議: 建議在此處插入 v3 (成長曲線) 圖片,強調透過規劃實現成長。

1. 成本的精準計算:銷貨成本

電商的銷貨成本(COGS)包含: * 進貨成本: 採購商品的總價。 * 進貨費用: 運費、保險費、報關費、關稅等。

精準計算每一筆交易的成本,並確保所有成本憑證(特別是進口報單)的完整性,是降低淨利、減少營所稅的合法手段。

2. 費用認列的最大化

除了上述的平台手續費、廣告費等,電商公司還應注意以下費用的認列:

  • 研發費用: 若您有開發自有品牌商品、優化網站系統、或進行新技術研究,相關支出可認列為研發費用,並可依規定享有研究發展支出投資抵減
  • 差旅費與交際費: 與供應商、客戶的業務往來費用,需保留發票或收據,並遵守稅法規定的限額。
  • 折舊費用: 購置的辦公設備、電腦、攝影器材等固定資產,應按年提列折舊,作為費用認列。

3. 股利分配與未分配盈餘稅

公司賺取淨利後,若不將盈餘分配給股東,需繳納 5% 的未分配盈餘稅。合理的股利分配時機與比例,是公司整體稅負規劃的重要一環。


❓ 五、電商常見 Q&A:節稅與合規迷思

Q1:我只是做網拍,沒有營登,被國稅局查到會怎樣?

A: 國稅局會根據您的金流資料核定您的銷售額。若超過起徵點(貨物 NT$ 10 萬/月),您會被要求補辦稅籍登記,並可能被追繳過去漏報的營業稅,甚至處以罰鍰

Q2:電商平台的手續費可以抵稅嗎?

A: ✅ 可以。平台收取的上架費、交易手續費、廣告費等,都是您營運的「費用」。若平台有開立發票或收據給您,這些費用可以作為公司的進項憑證,用於扣抵營業稅(5%)和降低營利事業所得稅的課稅基礎。

Q3:跨境電商收到外幣收入,怎麼計算新台幣收入?

A: 依規定,應以「收款日」或「發票開立日」的匯率,將外幣收入折算為新台幣入帳。建議固定使用一家銀行或財政部公告的匯率作為依據,以維持帳務一致性。

Q4:網紅或直播主的打賞收入如何課稅?

A: 網紅或直播主的收入性質複雜,可能包含: 1. 銷售貨物/勞務收入: 銷售商品、課程等,依電商稅法規定課徵營業稅與所得稅。 2. 勞務報酬: 接受廠商代言、業配等,屬於執行業務所得或薪資所得。 3. 贈與/打賞: 若為觀眾非對價性的「贈與」,原則上屬於個人綜合所得稅的範疇,但若頻繁且有對價關係,仍可能被視為銷售勞務收入。


🚀 六、結論:專業會計是電商成長的基石

電商會計與稅務並非難以理解的洪水猛獸,它只是將您的商業行為用一套標準化的語言記錄下來。

面對 2025 年最新的稅務規定,電商賣家應將重點放在:

  1. ✅ 隨時掌握銷售額: 確保沒有超過最新的起徵點門檻。
  2. ✅ 憑證完整性: 妥善保存所有進貨、費用、報關單據。
  3. ✅ 金流透明化: 定期核對平台撥款與銀行帳戶,確保收入不漏計。

當您的事業規模擴大,尋求專業的會計師或記帳士協助,不僅能確保稅務合規,更能透過專業的稅務規劃,讓您將更多精力放在業務拓展上,實現更穩健的成長。